今年四月份,成功孵化出张大奕、虫虫、大金等一众网红的如涵控股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中国网红电商第一股”。不料才上市半年,如涵控股便在美迎来了集体诉讼。
近日,美国一家名为Bernstein Liebhard LLP投资者权益律师事务所发布声明,称将代表购买如涵控股美国存托凭证的投资者发起集体诉讼,对如涵控股进行调查并寻求赔偿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过去一个月中,美国已有十多家律所宣布将代表如涵控股股东对其发起集体诉讼。
Bernstein Liebhard律所表示,如涵控股在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时,其招股书中存在虚假、误导性声明或者未披露信息。该律所指出,如涵控股进行IPO时,网店数量已下滑近40%,签约网红数量下降近44%。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,如涵控股来自全服务部门的净营收环比减少了46%。
事实上,如涵控股的颓势在上市之初就初现端倪了。4月5日,如涵控股上市首日即破发,创下37.2%的重大跌幅。对于此事,常年混迹于创投圈的王思聪在朋友圈发表了200多字的犀利点评。
王思聪将如涵上市首日破发的原因归结为三点。一是亏损,近1.5亿元的营销费用花得莫名其妙。二是不可复制性,虽然签了一百多个网红,但是出名能挣钱的只有一个张大奕。三是网红营销模式不可复制,如涵不能证明自己能够培养出新的KOL。
和传统电商平台不同,如涵的业务范围包括网红孵化、网红电商、网红营销。如涵控股首先通过培养以及孵化网红收割流量,接着再通过网红进行带货。这意味着,如涵所依仗的网红若是不能维持好自己的粉丝,那么公司业务将遭受不利的影响。
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如涵控股签约了不少网红,但是绝大部分的营收都依靠头部网红张大奕。这证明了如涵控股的网红孵化并没有表面上那么成功,而营收比例失衡使得公司需要承担的风险更为巨大。如涵控股自身造血能力严重不足,也导致了公司亏损一年比一年大。
网红成功之路不可复制。如涵控股若不能有效控制成本,进行精细化运作,其网红电商之路一定会倍加坎坷。
图片来源:摄图网 侵权请联系删除
申明:本文为创新牛原创,欢迎大家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“创新牛”,对于未注明出处者,创新牛将保留付诸法律和舆论的手段用以维权!谢谢!
(编辑:莫莫)